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02:50:00
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 (通讯员 李志勇 文/摄) 近日,江山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成功开展一项具有突破性的临床技术——在甲磺酸萘莫司他抗凝支持下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这一成果标志着医院在危重症患者血液净化治疗领域迈向精准化、个体化的新阶段。
江山市中医院ICU团队在前期进行了严谨的文献分析,开展多学科论证,并对药物剂量进行优化后,将该技术应用于临床。此技术的成功应用,为存在出血风险或肝素不耐受的危重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了救治的成功率。
65岁的患者余某,是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消化道出血的危重患者,同时还有肿瘤、肝硬化、高血压等病史。入院时,其肌酐值高达607μmol/L,尿酸高达1046μmol/L。由于患者消化道出血、肝功能严重受损,采用传统抗凝方案会带来极高的出血风险,导致治疗被迫中断。面对这一棘手难题,ICU团队经过深入探讨和慎重考虑,决定为患者切换使用甲磺酸萘莫司他作为抗凝药物,并制定了专门的抗凝方案。在精密的监测与精细的操作下,CRRT治疗顺利开展。最终,患者肾功能逐步恢复,肌酐值降至72μmol/L,尿酸降至91.5μmol/L,且未出现新的出血情况,成功脱离生命危险,目前已转入普通病房进行康复。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ICU救治急性肾损伤、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感染等危重症患者的核心技术之一。在治疗过程中,体外循环管路和滤器的抗凝管理尤为关键。传统抗凝药物如肝素虽然应用广泛,但对于存在活动性出血、术后状态或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而言,使用肝素会带来较高的出血风险,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如何在保证抗凝效果的同时控制出血风险,一直是临床实践中的一大难题。
“甲磺酸萘莫司他抗凝下的CRRT治疗,填补了高危出血患者血液净化抗凝管理方面的空白。它的优势不仅体现在安全性上,还能通过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改善脓毒症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实现‘一药多效’,为高危出血倾向患者提供了更安全的CRRT抗凝方案。”针对此次技术突破,江山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相告。此外,他还进一步强调,ICU团队已制定了标准化操作流程,并计划通过监测抗Xa因子活性,实现个体化剂量调整,以此确保治疗的精准性。
目前,江山市中医院ICU已将该技术纳入常规抗凝方案,累计完成10余例高危出血患者的CRRT治疗,有效治疗率达95%以上。随着个体化医疗时代的到来,ICU团队将持续关注临床痛点,以技术革新为动力,不断筑牢危重症救治防线,为更多危重症患者提供坚实的生命支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