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写点生活|吃肉旧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3 07:33:00    

潮新闻客户端 汪菊珍

小时,家里一年吃两次肉。

第一次在农历六月,夏收夏种之前。对于我们有稻田的农家来说,这个时节最繁忙。既要把成熟的稻谷收起来,又要把下半年的晚稻秧苗种下去。又赶上这一时节高温雷雨交替,一不小心可能把已经熟透了的谷穗刮在田里。所以,我们称这场劳动叫“双抢”。

为了支援农民,供销社也在这个季节做好各种物资准备。其中之一,从外地采办生猪,发下肉票,让农忙中的人打打牙祭。按人头分,每张肉票至多半斤。我们家有七人,合计三斤多。爷爷把这肉烧熟了,不放酱油不放盐,单放也是凭票购买的红糖,红汪汪,油亮亮,够你垂涎三尺。

分配原则,多劳多得。父亲和哥哥,挑谷箩担的最辛苦,高脚碗。母亲和姐姐,妇女劳力七分工,小碗。爷爷、外婆和我,白吃饭的,小碗底几块。不知道别人是怎么享受这无上美味的,我呢,开始还舍不得吃,光用鼻子闻着香味。然后小口小口咬,慢慢咽。吃一口,看看少了多少。和爷爷比,碗里剩下的谁多。爷爷年纪大,牙齿残缺,咬不动精肉,要和我换肥肉,我死活不肯。精肉有什么好吃的,肥嘟嘟的肉才好吃呢。最后只剩下汤汁,才拿它和爷爷换了精肉。

稍大一些,看了几本小人书,才知道古代将士出征前,也要用大肉祭拜天地,犒劳三军。我家的这顿甜肉,是不是这样的古风遗存呢,不太清楚。倒是后来在新结亲的表姐婆家,晚上平白无故吃了这样一碗肉,还加了红枣。想想,红糖猪肉这会已经和祭祀无关,而是农村人认为的最佳补品。

再后来,小镇来了不少上海知青,他们喜欢吃瘦肉不喜欢这样的肥肉,又把我的吃肉常识颠覆了一次。什么,精肉好吃,肥肉不好吃,是不是骗人?直至问过几个熟悉了的,才相信千里之外还真有这样的怪事。不过,我家后院四婶家的上海知青小红,很快就吃起了炒青菜里的几根肥肉丝,大概是饥不择食吧。

第二次吃肉当然在除夕。过年了,又发下肉票。加上农村有谚,三十年夜的吃福,正月初一的嬉福。家里又是鸡肉,又是狮子头,还有一只蹄髈,让我们大饱口福。这次的蹄髈不放糖,而是实实在在的红烧。农家没有煤炉,只好用土灶烧。土灶有两个锅,里锅烧饭,外锅炒菜。到了这天中饭后,里锅就煮这蹄髈,也顾不得平时节省柴禾的规矩了。等到爷爷用筷子戳得进去,就放大量的粉丝和酱油,不多一会就可以撒上葱花上桌。

午后开始就在吃平时吃不到的美味,傍晚分岁肚子已经半饱。开始的鸡肉、熏鱼、狮子头还有胃口,到蹄髈,差不多都饱了。但拨开粉丝,露出金黄的蹄髈皮,就用筷子挑一块,软熟香糯,再来一块。分岁完毕,家里最大的海碗居然只剩下那根骨头和汤。第二天,这骨头和汤都消失不见了。

结婚后第一次在婆家过年,也有这样的一碗蹄髈,只是小小的,也没有粉丝。它老早放在那里,我一直想着公公怎么不吃。依着娘家历年雷打不动的规矩,以为公公是咬不动才不开筷。我几次想去挟一筷,见大家都按兵不动,只好随众。分岁到一半,公公对婆婆说,大家都不喜欢这个蹄髈,你还是放到另外一边去。婆婆闻言,马上端到菜橱。

过后,我对先生说了自己家里吃蹄髈的事。他说他们家不是这样,这碗肉不过装装样子,不到正月底不会动。他还对我说,他工作过的山区,过年没有鱼肉,请客用木头做的鱼肉代替。我自然不相信,表示那是解放前的事情。他马上说,不是解放前,前几年去同事家吃饭就有。真这样吗,我仍将信将疑。

不过,那碗婆婆家的蹄髈,倒真是藏到了正月底。烧了又烧,最后放足了粉丝才吃掉。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写点生活|吃肉旧事
2025-07-03 07:33:00
“爷爷不泡茶”旗下栀子花绿茶实验室落户下姜村
2025-05-30 17:16:00
日照“保安爷爷”听声辨娃火遍全网!他叫徐瑞礼
2025-04-07 07: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