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07:04:00
3月17日,中科遥晟(上海)遥感技术有限公司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遥十火箭,成功将莱芜·遥晟01、02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自此,浩瀚星空中有了“莱芜元素”。
济南莱芜区空天信息产业在低空经济布局已久。近年来,莱芜区抢抓国家战略机遇,依托区位优势与产业基础,加速构建“研发+制造+运营+服务”全产业链生态,在政策配套、资金保障、场景开放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加快空域管理、产业扶持等政策落地,为空天信息产业与低空经济发展营造最优环境。
日前,由烟台黄渤海新区壹通无人机系统有限公司研发的TP1000成功首飞,该款无人机起飞重量3.3吨、载重1000公斤,货舱容积7立方米,具备智能空投功能,满载航程可达到1000公里,是国内首款通过适航审定的载重1吨级无人运输机,填补了山东省吨级适航无人机空白。壹通无人机负责人金舸介绍,截至目前,TP1000已斩获来自中通快递、江苏亚捷等企业的30架订单。
当前,烟台黄渤海新区集聚起一批特色企业和科研院所,基本构筑起集无人机整机制造、关键配套、陆海空应用于一体的低空经济全产业生态,为未来进一步“高飞”创造了良好基础。目前,在无人机整机研发制造领域,壹通无人机系统有限公司研发的TP系列固定翼无人驾驶运输机和TR系列复合翼垂直起降无人机均居于国内领先水平,云都海鹰无人机则以图像识别、地形跟随、感知避障、精准定位等技术为主攻方向,研制出40公斤至100公斤级无人机、4型垂起固定翼无人机等机型。
此外,万华化学、泰和新材等高端化工及新材料企业可以对机身聚氨酯材料、芳纶蜂窝芯材等配套实现有效覆盖,正海磁材、东星磁材、艾睿光电等企业在航空动力、航空光电载荷等方面具备配套能力。
在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的锐翔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机场,一架飞机平稳降落,来自江西的学员庞辉斌走出机舱。“我从小就喜欢航空运动,现在低空经济兴起,我终于有机会在这里学习。我已经飞行了100多个小时,预计5月就能拿到飞行执照。”庞辉斌说。
作为山东省首批开展低空飞行培训的通航公司,锐翔通航自2016年以来已招收150多名学员,接待低空飞行体验游客超过2万人次。
低空经济为日照的文旅产业注入澎湃活力。在岚山低空经济产业园,一群怀揣航空梦想的学生正在进行航空研学之旅,模拟飞行体验、航空安全逃生演练以及与飞行员、机务工程师面对面交流,让他们深入感受航空科技的魅力。2024年,日照市推出“低空+文旅”的航空研学、航空旅游、飞行体验等项目,在空中俯瞰日照海滨美景成为全新体验。
近年来,山东积极布局低空经济产业,持续探索多元化应用场景,为低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2024年11月,山东印发的《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全省低空经济规模达到1000亿元,成为全省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和全国创新发展重要策源地。(经济日报记者 王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