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周末重点速递 | 机构情绪引领市场企稳回升;超额储蓄部分转向权益,ETF有望成为增量资金主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12:02:00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彭水萍

(一)重磅消息

1、4月12日,上海商务官微发布消息称,自2025年1月1日(含当日)至12月31日,个人消费者购买10万元以上(含)(以《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上载明的金额为准)的新能源小客车新车,且在规定期限内转让(不含变更,下同)本人名下在外省市登记的小客车,给予一次性1.5万元定额补贴。自202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个人消费者购买10万元以上(含)国六b排放标准的燃油小客车新车,且在规定期限内转让本人名下在外省市登记的符合条件的燃油小客车,给予一次性1.3万元定额补贴。

2、4月12日,河南省商务厅等7部门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家装厨卫“焕新”有关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智能马桶、智能门锁、智能晾衣架、智能沙发(含电动按摩椅)等家居产品,按最终销售价格的15%给予补贴,单件补贴不超过1500元。加大对个人消费者在开展旧房装修、厨卫等局部改造过程中购置所用物品和材料的补贴力度,在风险可控前提下,鼓励有条件的地市探索以装修合同为依据实施补贴,每套房补贴最高不超过2万元。

(二)券商最新研判

中原证券:居民超额储蓄部分转向权益市场,ETF有望成为增量资金主力

1、4月11日,A股市场低开高走、小幅震荡上行,盘中股指在3229点附近遭遇阻力,随后股指维持震荡,午后再度上行,盘中半导体、电子元件、消费电子以及汽车等行业表现较好;沪指全天基本呈现小幅震荡上行的运行特征。创业板市场周五震荡上扬,创业板成分指数全天表现强于主板市场。当前上证综指与创业板指数的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3.72倍、33.89倍,处于近三年中位数平均水平,适合中长期布局。两市周五成交金额13909亿元,处于近三年日均成交量中位数区域上方。

2、2025年财政政策预计更加积极,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可能择机降准降息以维持市场流动性充裕,支持实体经济复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5年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更积极的财政政策”,预计信贷脉冲增强,推动市场流动性充裕。居民超额储蓄部分转向权益市场,叠加险资配置提升,ETF有望成为增量资金主力。

3、4月是年报和一季报密集披露期,市场将从预期驱动转向基本面验证。业绩超预期的行业龙头及毛利率改善的个股将获资金青睐。未来市场有望呈现科技领涨、红利防御、消费复苏与内需驱动的特征,建议投资者把握结构性机会,兼顾防御与成长。仍需密切关注政策面、资金面以及外盘的变化情况。短线建议关注半导体、消费电子、电子元件、汽车以及通信设备等行业的投资机会。

民生证券:机构情绪引领市场企稳回升

1、个人和机构投资情绪指标显示,上周个人投资情绪继续回落,机构投资情绪持续回升;这种投资者情绪组合意味着市场已逐渐企稳,但还未确立上行趋势。对于未来而言,上行趋势的确立需要机构情绪的进一步抬升,或个人与机构情绪形成向上共振。

2、行业投资情绪指标显示,化工、建筑、建材、轻工、电新、军工、汽车、家电、纺服、金融地产、TMT等板块未来短期或上行,机械、医药等板块未来短期或有所改善,煤炭、有色、钢铁、商贸零售、消费者服务、农林牧渔、交运等板块未来短期或有所走弱,石油石化、电力及公用事业、食品饮料等板块未来短期或下行。

3、加权股东户数指标显示,上周市场整体参与者数量明显上升;具体来说,消费者服务、家电、汽车、机械、建材、电力及公用事业等板块参与者数量上升较明显,医药、电子、非银、交运、轻工、化工等板块参与者数量下降较明显。

4、个人投资者对农林牧渔、商贸零售、食品饮料、家电、医药、化工等板块的相对关注度上升较明显,对军工、机械、电新、计算机、轻工、通信等板块的相对关注度下降较明显;农林牧渔、商贸零售、机械、交运、汽车、化工等板块的相对关注度处于80%历史分位数以上。A股与其他大类资产的联动性继续大幅上升。多资产联动性指标指示,上周A股与其他大类资产的联动性继续大幅上升,处于2020年以来历史最高水平。

(三)券商行业掘金

万联证券:外围博弈加速自主可控,关注半导体国产化份额提升机遇

1、国内成熟制程芯片产业链在客户认证、产能扩张等环节已有充分准备,具备短期内快速吸收美系厂商份额的能力,成熟制程芯片的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国内成熟制程芯片竞争格局有望优化。

2、国产设备及材料有望加速导入国内供应链,激发市场创新活力。为应对关税博弈挑战,维护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及安全稳定,中物联公共采购分会发起倡议,主要措施包括优先采购国产尖端设备、核心材料与服务,将产业链的“断点”转化为自主可控的“核心支点”;精准扶持受影响企业,形成动态化、精准化的采购推荐名录;简化对国产优质企业的资质审核流程,探索“首购首用”激励机制。推动采购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通过“联合研发+订单前置”模式,助力企业将出海受阻的先进技术转化为国内市场的差异化竞争力;搭建“供需鹊桥”,强化合作交流机制等。

3、关税博弈背景下,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进程加速。通过精准扶持、引导和激励,有望帮助外销占比高的企业进一步融入国内市场,并通过发展先进技术实现差异化竞争,既增强企业抵御贸易摩擦风险的能力,亦激发了国内市场创新竞争活力。半导体产业国产化进程有望进一步加速。建议关注:首先是成熟制程芯片的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关注我国成熟制程厂商份额提升带来的投资机遇;其次是半导体自主可控逻辑加强,关注先进制程突破带来的国产份额提升,以及半导体行业各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

麦高证券:人形机器人迎量产元年,国产厂商有望超车

1、国产人形机器人本体厂有望在量产阶段获得竞争优势,建议关注国产本体厂和相关供应链。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元年,国内市场是人形机器人早期落地最佳市场,且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具备完善供应链和丰富高质量劳动力,机器人量产后,国产厂商有望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建议关注国产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及其相关供应链。

2、新能源车筑基、AI大模型赋能,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全面提速。人形机器人已接近产业化落地前夕,现代人形机器人未实现商业化落地主要原因在于三个方面:首先是软件算法滞后,智能化水平低;其次是硬件性能不足,成本过高;第三是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生态不完善。2022年特斯拉入局人形机器人推动产业加速落地,同期AI大模型推动了人形机器人从“机械执行”到“智能体”的跨越,赋予机器人自然交互与泛化的能力。当前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条件已经成熟,有望通过复用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迅速实现产业落地。

3、供需两端共振,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落地条件已成熟。国内已形成“中央引领+地方协同”的产业推进格局,人形机器人落地条件已成熟。供给端:华为大模型赋能机器人落地,核心硬件零部件均已能够实现量产交付,国内人形机器人软硬件已能够支持落地量产。需求端:人形机器人柔性化适配能力助力工业生产效率提高,有望率先应用于汽车总装和部分危险繁复应用场景;服务场景中人形机器人有望解决服务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问题。

4、需求筑基,制造破局,国产机器人有望在量产阶段实现超车。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正从技术验证期(0-1)向规模化落地期(1-10)过渡,前期需要在工业制造等场景落地应用以期实现突破,国内社会对新技术包容度更高,应用需求大,前期潜在需求达数百万台,是全球人形机器人落地的最佳市场,落地阻力相对更低。供给端国产已形成人形机器人产业集聚区,有望获得规模效应优势,数量多且素质高的工程师团队将成为标准化量产阶段核心竞争力,未来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标准化量产阶段后国产人形机器人有望占据全球市场主要份额。

5、国产厂商群雄并起,跨界车厂有望最终突围。国内人形机器人布局企业可大致分为三类:明星初创企业;跨界大厂类;工业机器人企业。相对于初创企业,跨界车厂软硬件体系成熟,供应链管理能力强,具有丰富的经营经验和资本实力,且现有技术能够复用至人形机器人,有望在人形机器人标准化量产阶段获得优势,建议关注华为机器人、小米机器人、小鹏机器人和其他跨界车厂相关的零部件供应商。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文章
买双色球中1.09亿,江苏新增1名亿万富翁!网友:新增一名眼红病患者
2025-04-14 22:48:00
上市17年首现年度亏损 合肥城建如何推进转型?
2025-04-14 22:06:00
中国广告协会回应三河市“禁色令”:需尊重市场规律、提振消费
2025-04-14 21:58:00
4月14日沪深两市强势个股与概念板块
2025-04-14 19:01:00
日科化学:已回购1.08%股份 耗资约2805.38万元
2025-04-14 1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