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国首个地方性“好房子”评价标准出台 回应民生“痛点” 评星倒逼开发商转型丨有一说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21:39:00    

赖芳杰

住房跟酒店一样,也要评星级了!据四川日报,4月15日,《四川省好住房评价标准》(简称《标准》)正式发布,这是继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发布后,全国首个落地的地方性“好房子”评价标准。

哪些维度评价房屋等级?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乔振勇介绍,《标准》构建了交通与配套、安全与质量、功能与空间、舒适与健康、绿色与低碳、智慧与便捷、运维与物业七维体系,设置权重分数。

此次《标准》的出台,正是比照国家标准、结合四川需求制定的“品质标尺”,标志着四川在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满足群众高品质居住需求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对于老百姓来说,标准量化,回应居住“痛点”,让居住有了直观可感的体验,也体现了“住得好不好,居民说了算”的治理理念。比如,针对当前住房存在的停车位不足、架空层利用低效、社区公共空间缺失等问题,标准提出“5分钟消防圈”“风雨连廊归家系统”“300米见绿”等具体措施。《标准》细化了智慧物业、社区食堂(按1.5万人/处配置)、共享空间等要求,考虑到了对托幼、养老等需求,引导房企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居住环境。

从行业影响上来看,《标准》倒逼开发商淘汰粗放型开发模式,鼓励房企建设高品质的“好房子”,有望推动开发商从“达标建设”转向“品质竞争”,为消费者提供透明、科学的选房依据。比如,首次将公交站点、学校、医疗等配套纳入评价体系,这就要求开发商在拿地阶段更注重区位综合价值,推动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普及,促进职住平衡与城市功能优化。而被居民诟病的高空抛物治理之困,也被细化“一票否决项”,要求房企强化质量安全底线,将高空坠物防护、防滑防水设计等细节纳入强制考核,“零容忍”的态度,有望系统性提升建筑质量。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这八个字也是《标准》编制的核心框架。当前,我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超40平方米,住房标准正在从“有没有”到“好不好”转变,期待有更多房屋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改变你我的生活。

相关文章
巴西圣保罗州投促局代表:希望中国新能源和农资等产品打开巴西市场
2025-04-16 11:50:00
帮外贸商品顺利“回娘家”
2025-04-16 06:49:00
“像读故事一样读懂一座城,很期待”|专家学者纵论《清远传》项目
2025-04-16 00:08:00
全国首个地方性“好房子”评价标准出台 回应民生“痛点” 评星倒逼开发商转型丨有一说一
2025-04-15 21:39:00
北京今日最高气温预计达32℃,夏天还远吗?
2025-04-15 14: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