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8:51:00
川观新闻记者 文露敏
刚刚过去的3月,四川低空智控科技有限公司交付了第一批应急照明无人机产品。此时,距离这家企业注册成立过去了9个月,距离首台验证产品出炉不到半年。
四川低空智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唐安军还记得,第一次在电子科大科技园(天府园)瞪羚湖畔的草地上升起测试无人机时,大家激动得无以言表——一颗发光的“灯泡”,瞬间照亮了大半园区。
低空智控科技。川观新闻记者 李强 摄
低空智控科技的无人机整机设备只有18公斤,个头不算大,但在消防救援、电力、交通、抢险救灾等领域的应急照明中却有大作用。
2024年又被称为“中国低空经济元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多个省市出台相关政策,抢抓产业发展窗口机遇。低空智控科技成立的时间不算早,年轻的“入局者”,产品过硬才能冲出重围。
作为在无人机行业内摸爬滚打了10多年的“老兵”,唐安军和其他公司核心成员敏锐地发现了行业的“痛点”。“在应急照明领域,客户对现有产品的功率、功能等都不是很满意。”
因此,产品一定要够亮。唐安军介绍,公司推出的应急照明无人机照明面积可达3万平方米,而目前市面上的产品大多在5000至6000平方米左右。也就是说,一台无人机干了6台无人机的事儿。
最关键的是与众不同的“光源”。通过技术创新,低空智控科技巧妙“改造”了应用于舞台照明等领域的低压光源,用高压来激发其亮度,然后使用芯片控制其色温、色彩。同时,低空智控科技在稳定性、续航能力等方面持续攻关,让无人机能够更好面对低温、雨雪等复杂环境条件。
过硬的产品,成熟的渠道,让不满1岁的企业迅速积累起一批订单。“核心的技术,核心的团队,兜得了底的客户资源,三者缺一不可。”唐安军说。
新的一年,低空智控科技还要继续精进技术,同时积极地进行出海准备。唐安军透露更长远的计划:未来三至五年,希望能够在应急照明无人机细分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最终成为真正的头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