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08:34:00
大象新闻记者 程冰冰 白鸽
什么是考古?为什么要考古?考古的意义何在?……4月5日下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清明踏青‘趣’寻春”系列活动之“考古人讲考古”公益讲座,在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报告厅举行,为公众解谜考古日常,广大市民共同探索历史深处。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早形成的文明之一,又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延绵至今的文明。中国秦始皇兵马俑、中国洛阳龙门石窟……这些震惊世界的人类文明遗迹,都来自考古发现。”一开场,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张永清的话语就吸引了广大听众。
接下来,主讲人通过“考古工作具体做什么”“什么是考古”“为什么要考古”三大方面,结合仰韶村遗址的调查发现,向观众讲述了考古工作的内容和方法、考古学的内涵、考古的价值和意义等内容。一百年来,一代代考古人扎根田野,探索未知,中国考古以扎实的田野工作和多学科融合的研究方法,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连续性、创新性和包容性,建立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体系,为坚定文化自信、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讲座结束后,观众们意犹未尽,他们表示,这场特殊的讲座拉近了寻常生活与专业考古之间的距离,让他们更深刻认识到考古学科诞生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对“何以考古”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为我们的文化底蕴感到自豪,未来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考古,了解历史。
主办方表示:考古不仅仅是学者们的专业领域,更与每个人的文化认知和民族认同息息相关。“考古人讲考古”作为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打造的公众考古IP之一,如同一座连接学术和社会的桥梁,让深奥的学术成果走向大众,让沉默的文物“开口说话”,它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文化认同的启蒙——当更多人读懂中华文明的密码,文化自信便在这“一眼千年”的对话中自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