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9 10:04:00
赤水河是长江流域一级支流中唯一无水坝的“原生态”河流,这里孕育了中国酱香型白酒核心产区(仁怀),也聚集着贵州主要的白酒产业基地,逐步形成 “四区多点”产业格局,共同构筑起特色鲜明、梯次联动、集群发展的贵州白酒产业带。2025年9月9日,第十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在贵阳开幕,让我们走进这条“美酒河”,领略各产区的协同之力、创新之智与生态之美。
悠悠赤水河,奔涌不息。
上游特色产区绽放锋芒,中游核心产区引领风骚,下游绿色产区蓬勃兴起。
贵州持续锚定 “3533”目标, 到2027 年,酱香白酒产业聚力突破,铸就3000亿元级产业集群,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 仁怀产区
数据显示,2024年底,仁怀市规模白酒工业总产值1157.1亿元,同比增长10.69%;拉动地区生产总值1970.18亿元,增长6.3%。
从2021年开始,仁怀累计投入15.6亿元,兑现奖补3.4亿元,通过“四改造一建设”,白酒企业从1925家减少到868家,呈现产能集约,河水清澈。
2023年正式实施的《贵州省赤水河流域酱香白酒生产环境保护条例》,首次从法规层面明确“生产环境保护”概念,2024年以来,仁怀段8座集中连片污水处理厂处理工业废水350万吨,处理负荷率约74.16%。仁怀段赤水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Ⅱ类。
如今,生态更好,酒香更醇。
酒香四溢,飘向河谷。
在这里,厂区变成了景区,车间变成了秀场,7家工业A级景区、20家星级酒庄串珠成链。
2024年,仁怀接待游客10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128亿元。2025年1至7月,仁怀接待游客649.88万人次,同比增长11.73%;旅游综合收入79.26亿元,过夜游客170.62万人次。以酒兴旅,以旅促酒,实现“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
2025年7月,仁怀印发《坚守品质诚信经营推动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全链条专项治理行动启动,达成产业重塑,市场优化。
在工业反哺农业具象化的现场,2025年仁怀36万亩有机高粱订单,为18万农户带来增收;而被100%制成有机肥的酒糟一季又一季地肥沃土地,种出红粱,酿造美酒。
绿色主产区·酱酒新高地 习水产区
2024年,习水白酒产能突破20万千升,产量达17万千升,产值28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93亿元。
习水产区获评中国酒类流通与消费绿色推荐产区,“绿色主产区·酱酒新高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加彰显。
习水产区形成了“2个百亿级+3个十亿级+N个亿元级”的“2+3+N”品牌梯队。
产区配套的包材产业园2024年实现产值13亿元,白酒包材本地配套率达60%,为白酒企业提供“一站式”包装服务。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习水形成“高粱—酒—酒糟—有机肥”绿色发展模式。
2024年,习水28万亩高粱基地沿河栽种,每年减少化肥用量1.6万吨。
习水累计投入6.3亿元,建成5座分布式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2.8万吨,实现尾水全部回用或达标排放。
世界美酒特色产区 金沙产区
2024年,金沙规模以上白酒产值45.2亿元,同比增长31%,占全县规上工业产值99.3%;全县酒用高粱种植面积21.33万亩,产量5.33万吨,实现产值4.9亿元,红缨子糯高粱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赤水河流域特色产区 遵义汇川
位于遵义汇川区的贵州珍酒厂,2024年投产4.4万吨,优质基酒储量12万吨,连续四年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
预计“十五五”期间,珍酒将实现酿酒产能10万吨,储酒40万吨,链接原料、包装等上下游产业产值超千亿元,带动30万人就业。
赤水河下游酱香白酒黄金产区 赤水产区
赤水现有白酒生产企业 15 家,规模以上 9 家,产能 5万千升。
2024年,赤水白酒行业税收突破亿元大关,赤水产区成功纳入全省酱酒产业特色产区之一。
赤水推动百年赤水(二期)、至诚酒业等重点项目投粮投产,累计建成产能突破5万千升,注册白酒商标154件。
君台厚酱完成赤水酱酒出口第一单;贵粱酒业、百年赤水等 30 余个品牌梯次发展;贵州铠曼包装技术有限公司年产 1.8 亿只防伪瓶盖已投产,经开区产业链配套企业,实现“盖子—瓶子—箱子”一站式供应。
贵州台 秋月 焦小茜 彭丽勇 向俊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