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伐木“指尖”审批省时又省钱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2 08:11:00    

“云安易采”小程序方便林农申请采伐,几分钟便可完成提交。受访者供图

7月,云安山林里的空气格外湿润。富林镇林农叶炳坤站在自家林前,没有像往年一样揣着厚厚的材料跑部门,而是掏出手机,点开“云安易采”小程序,填写信息、上传权属证明、勾选承诺事项、轻点提交——短短几分钟,28立方米松林采伐申请便完成了。“以前要采伐几棵树,没大半个月申请不下来。”叶炳坤说,“现在都在手机上操作,方便、快捷。”

叶炳坤的感慨,折射出云安区以林木采伐审批流程改革为突破口,系统性深化林业“放管服”改革、赋能林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坚实步伐。

南方日报记者 王嘉豪 通讯员 云安轩 云安林业

“一张图”无缝对接

审批监管同步走

长期以来,繁琐耗时的伐区调查设计和现场查验,成为横亘在林农面前的采伐障碍。“过去找设计公司进行伐区设计,每立方米蓄积量的设计费用大约是8元。”叶炳坤算过账,“办理一次采伐证,要花几百元,这还不算去盖章、等审批的费用和时间。”这不仅是叶炳坤的烦恼,更是制约林农积极性、影响林业生产效率的普遍痛点。

改革从去年6月开始,云安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实行小额人工商品林采伐告知承诺制,大幅简化小额采伐的审批要求。今年3月,更是在全省率先打造“云安易采”小程序,运用智能技术,取代了传统依赖人工的伐区调查设计和现场查验环节。

如今,叶炳坤只需拿着手机在计划采伐的林地里走上一圈,小程序便自动绘制出清晰轨迹,生成精准的伐区范围和矢量图,并即时计算出采伐面积、蓄积量等关键数据。同时,AI技术能自动核验申请人身份,确保填报资料真实有效。数据与森林资源“一张图”无缝对接,实现了审批效能与监管精度同步跃升。

“现在只要在小程序上填好身份信息,上传林木权属证明等必要文件就能申请了,7个工作日内基本能批下来。”叶炳坤笑着说。符合条件的采伐申请,依托小程序,审批时限从过去动辄半个月以上压缩到7个工作日,且免除了所有设计费用,直接减轻了林农负担。

制度筑牢根基

阳光运行保障公平

便捷高效的“云安易采”小程序,依靠的是一套制度体系保驾护航,核心目标是营造公平、便利的营商环境。

云安区出台《优化林木采伐行政许可流程实施方案》,对辖区内商品林林木采伐行政许可实行采伐限额集中管理,并配套推出三大举措:

实施“公平轮候”机制。针对过去可能存在的“人情指标”“插队”等现象,云安对辖区内商品林林木采伐行政许可实行采伐限额集中管理,严格按照申请提交的先后顺序排队轮候,估算采伐限额,依序安排采伐指标。明确规定,除政府重点工程、应急救灾需求、桉树改造以及林农家庭急需等少数特殊情况可优先安排外,一律按先来后到的原则进行分配。这一制度设计,从源头上杜绝了指标分配不公,确保了采伐限额分配的公开透明和公正性。

推行“阳光发放”举措。为防止审批环节滋生腐败,云安区明确林业主管部门不指定或授权任何第三方(公司)为林木采伐作业设计单位,由申请人自行选择。通过资料初审、排号登记、设计告知、伐前公示等环节,推进“阳光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林木采伐公示无异议后,林业主管部门将林木采伐相关资料移交林业窗口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让广大群众了解、支持林木采伐许可证发放工作。

建立“全民监管”机制。改革成果需要全民守护。云安配套完善信访举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受理群众来信来访。重点受理和依法打击两类行为:一是弄虚作假、以权谋私骗取采伐许可证的行为;二是越界采伐、无证采伐等滥伐行为,以及毁林开垦、乱占林地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同时,依法严厉处理任何冒用区林业主管部门名义招揽设计业务的个人或公司,为改革成果和森林资源安全构筑了坚实防线。

云安区林业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云安易采”和配套制度只是起点,将持续完善小程序功能和服务,并积极探索拓展人工商品林“简易设计+告知承诺”等更多便民新模式,推动林业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改革不断走深走实。

改革红利外溢

激活林业“一池春水”

云安区林业“放管服”改革,不仅仅局限于林木采伐许可证的办理,而是覆盖林业发展的多个关键环节,释放出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

云安区聚焦低质低效纯松林改造,释放采伐活力,一方面为符合条件的村民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审批,另一方面建议村民将老残松林纳入2025年林分优化项目统筹实施,实现森林资源提质增效。

改革不仅畅通“伐”的环节,更着力打通“销”的堵点。为解决采伐后松木的销售难题,消除村民后顾之忧,云安通过积极招商引资,引入社会资本筹建多功能木材加工厂,解决松木销路难题。

在采伐老残松林的基础上,云安扎实推进林分优化工程,科学规划种植红锥、格木、油茶等珍贵树种与乡土阔叶树,优化林分结构。2025年,云安区纳入林分优化项目改造低质低效纯松林共5233亩,其中建成面积达3229亩的大斑块1个,森林生态功能与经济价值同步提升。

高效的“放管服”离不开强有力的监管保障。云安区在深化审批改革的同时,强化林业资源保护和执法监管,创新推行“1113”林业执法新模式,推动执法效能提高:一张联防网,构建区、镇、村三级林长+网格员+护林员的监管网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支硬队伍,强化执法培训与廉政教育,打造清正廉洁、业务过硬的执法铁军;一套协作机制,深化“林长+警长”“林长+检察长”“林长+森林法官”协作机制,形成打击合力,促进执法资源合理利用;三项制度保障,全面推行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执法过程中,坚持“有案必查、违法必究”,全力守护好绿水青山。

改革一脉相承,服务发展大局。在今年初举行的云安区2025年林业工作部署会议上,区委、区政府对林业工作进行了系统性规划,清晰地勾勒出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牵引,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全景蓝图,核心围绕“改、护、管、廉”协同发力,在绿美云安生态建设中展现林业担当。

相关文章
伐木“指尖”审批省时又省钱
2025-07-02 08:11:00
注意!遵义这一路段即将封闭施工
2025-06-24 09:30:00
受权发布丨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
2025-05-01 17:09:00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就《行政处罚办法》答记者问
2025-04-30 21:09:00
临县机关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2025-04-15 21: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