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2:27:00
【来源:四川省农业农村厅_工作动态】
2025年4月1日,家蚕遗传创新成果“限白一号”产业化推进会在西南大学召开。会议由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西南大学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代方银教授主持,西南大学童晓玲教授、张高军副教授,四川省三台蚕种场正高级农艺师李建君、杨忠生等参会。
“限白一号”是西南大学联合四川省三台蚕种场等科研机构历时八年研发的首例卵色限性家蚕遗传资源蚕品种,其突破性技术通过雌雄卵色差异实现性别控制及茧丝定向加工,为破解雄蚕种质资源垄断、推动全产业链技术革新提供了重要解决方案。
会议聚焦“遗传机制深度解析-繁育体系优化-产业化生态构建”核心议题,一致认为应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基础研究强化,开展多组学联合分析,构建遗传标记数据库,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攻克茧丝品质与繁殖力协同提升的技术瓶颈;二是产业化布局,科学规划三级繁育规模,分阶段推进种质扩繁与多生态区适应性验证,拟于西南核心蚕区构建标准化示范基地;三是技术集成创新,研发智能无损分选装备,优化机选作业窗口期,实现品种优势性状的精准表达与规模化复制。
代方银教授指出,需以“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为路径,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与会专家一致强调,将通过多维度技术协同与跨区域资源整合,加速家蚕新品种“限白一号”成为蚕桑产业升级的标杆型种质资源,全面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